湖北日報訊 記者 文俊 實習生 楚娟 範敏 通訊員 李翠華 周雲峰 丘劍山
  “評審室和答辯室分隔兩地,視頻對話中只能聽見評審專家的聲音,申報單位的財務、技術歸屬等問題被毫不留情地指出!”昨日,省重大科技創新計劃評審會結束,經過6天激烈的答辯,82個科技項目共獲得3億元科技專項資金,受邀巡視評審過程的觀察員、省政協委員王友鋒感慨地對記者說,這是他見過的最嚴評審。
  看不見考官的考場
  “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平板生產基地,但因為缺乏核心技術,一種名叫光學薄膜的原材料全部需要依賴進口,我們研發的光學薄膜,可以使現有的液晶屏價格降低30%。”5月29日,湖北航天化學技術研究所項目主管關兵峰在答辯室侃侃而談。這是關兵峰第一次參加視頻答辯,他認為“答辯者最渴望的是公平競爭”。
  經過10分鐘激烈的答辯,關兵峰的項目得到了評審現場大多數專家的認可。
  從全省申報的579個項目中,初審篩選出112項,競爭3億專項資金。評審流程如何保證公開、公平和公正?
  記者在現場看見,專家進入評審現場後,手機集中保管。項目負責人陳述時,只能聽到評審專家提問的聲音,卻見不到專家。專家眼前的屏幕上,是陳述PPT和陳述人視頻;答辯環節,陳述人要通過網絡仔細聽取專家提問。
  省科技廳計劃處處長吳駿介紹,23名專家是評審前兩天從全國3000人專家庫里隨機抽取的,專家庫中省外專家有1000人。 被隨機抽選到的湖南省科技廳副巡視員周上游評價說:“我來後到現在,沒收到一條來自項目申報人的短信和電話。這說明保密工作做得好,沒透露專家的任何信息。”
  專項資金分配專家說了算
  “為什麼要花450萬元從國外購買儀器?”“這一項目的核心技術是不是你的?”“企業一年利潤過億,還有必要伸手向國家要補貼嗎?”……評審室里,專家們有的放矢,毫不留情,一些申報項目因此被淘汰。
  評審專家、湖北大學教授何培新認為,今年我省參評的項目較多,技術創新、產業化趨勢好,整體技術水平較高。“項目越好,越要優中選優,讓科研專項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,加速我省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。”
  6天的評審中,多位參與答辯的項目陳述人對記者表示,“不與專家直接面對面,最大程度排除了人為干擾。”
  省科技廳副廳長周愛清介紹,今年的評審突出了激光、智能製造裝備、畜禽、糧食生產加工、磷化工等5個重點產業鏈,希望發揮政府對重點領域發展的引導作用,尋找到最好的項目承擔者。今年評審專家意見是立項的主要依據,專項資金分配讓專家說了算。同時,今年加大評審現場公開透明力度,全過程實現無紙化網上填報、審批,全程可追溯,並邀請省財政廳、監察廳領導以及省人大代表、省政協委員巡視評審現場,以確保資金分配公平公正。
  (原標題:加大評審現場公開透明力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k94xkah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