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上海10月1日消息(記者趙勇 杜希萌 吳善陽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早上6點,上海洋山港,一批來自挪威的冰鮮三文魚,由海關確認倉單信息。14-10-0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>>>
  早上7點,一輛提貨卡車從堆場裝好集裝箱,駛出港區。
  未來的48小時,經過分包、批轉,貼簽,這些遠渡重洋的三文魚已擺上超市的貨架,等待消費者的挑選。
  而以前,“魚”的游動速度是這樣的——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貿區籌建辦工作人員蔣寧君介紹說:“比如說以前這些冰鮮的三文魚,都必須要到北京局才可以審批,時間就很長就需要20多天才可以審批完,但是現在三天內就可以完成。”
  貿易便利化,是上海自貿區的基本功能,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功能。自貿區一年,海關連續推出23項改革措施,僅涉及通關便利的就多達10項。
  在自貿區,“魚”游得越來越快。今年1到7月,自貿區實現進出口值超過4365億元,占同期上海全市的近三成。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,給貿易便利化算了一筆實在帳:“今年前八月,倉儲、運輸成本從企業角度測算減少了10%。在新增的企業中,有一半是貿易和物流企業。”
  試在上海,意在全國。
  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說,在自貿區“試驗田”生長良好的貿易便利化改革,正在全國推廣複製,遍地開花。
  第一步在八月份,先在長江沿岸的海關特殊監管區,51個海關監管區進行推廣;從九月18日起,在全國範圍,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以外的,只要有條件推廣就推廣,這就是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的意義。
  (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,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。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、報道事實、揭開真相。)  (原標題:自貿區一年:一條叫貿易便利化的“魚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k94xkah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